2017年12月6日,万搏在线 组织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20MWp光伏电站工程竣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项目验收工作组(以下简称“验收组”)对长洲水利枢纽20MWp光伏电站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组由工程建设单位(万搏在线 )、设计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黄河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组成。验收组现场检查并核实了本项目建设期水保、环保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运营期配套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形成检查意见。验收组同意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20MWp光伏电站工程通过竣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验收。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条例》以及企业自行验收相关要求,现公示如下: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广西梧州长洲水利枢纽20MWp光伏电站工程。
2.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水利枢纽电站内,距离梧州市区12公里。
3.工程内容
项目建于长洲水利枢纽电站区域内,规划建设容量20MWp,建设用地全部为长洲公司自有土地。项目设计年平均利用小时数957.3小时,年平均发电量1915.33万kW·h。本项目共分为内江、外江两个区域,分别通过1回13.8kV电压等级线路接入已有长洲水电站内江5#主变低压侧和外江3#主变低压侧,再通过水电站升压变升压为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本项目用地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共有12个光伏区域(内江9个、外江3个),从水利枢纽左岸到右岸光伏分布区域长度约4.5公里。太阳电池子阵为固定运行方式,子阵支架为固定支架,子阵阵面以16°倾角布置。
项目建设单位万搏在线
于2016年11月编制完成了《广西长洲水利枢纽20MWp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016年11月10日梧州环境保护局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单》。本项目开工日期为2016年12月25日,2017年6月22日首个方阵投产发电,2017年6月24日全部方阵投产发电。
二、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万搏在线
地址:广西梧州市三龙大道333号
邮编:543002
联系人:白帆
电话:0774-6026068
电子邮箱:22506500@qq.com
三、水保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施工期水保措施落实情况
本项目场地内地势较平坦开阔,地面自然坡度较小。本项目建设过程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地面电池组件、逆变器室、箱变等构筑物地基的开挖、回填过程造成的土壤扰动及通讯线缆、电力电缆等管线的埋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时做到尽量减少地表大量堆放弃土,降低风蚀的影响,保护该区域的植被生长,避免因工程建设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以及植被的大量破坏。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场区内部扰动地表,采取砾石覆盖措施,保护已扰动的裸露地表,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
为了防止临时堆土、砂石料堆放场由于风蚀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堆土场周围进行防护。为防止临时堆土风蚀产生水土流失对堆土场表面及时洒水,使表面自然固化。施工时的挖方做到及时回填,尽量减少堆土场的堆土量。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及施工生活区进行土地整治,拆除临时建筑物并将建筑垃圾及时运往垃圾集中堆放场堆放,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2.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扬尘
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开挖、回填、清运和建设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装卸、堆放产生的扬尘,以及交通运输引起的扬尘。
项目区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故施工扬尘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为减小施工扬尘的影响,施工期采取了如下措施:合理安排工期,尽量使土石方开挖等对土层扰动大的作业期避开干燥大风时期;对出入工地且车身、车轮粘有泥土的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泥土被带出污染路面。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噪声
本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光伏设备运输和安装等,本项目施工作业位于长洲水利枢纽坝区范围内,项目厂址周边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目标,项目施工时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施工噪声对长洲水利枢纽坝区工作人员的影响,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运输路线、频次和时间,施工过程中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使大噪声的设备尽量远离办公楼及民房,对于大噪声机械设备安装消音减振设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废水
本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基础土建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清洗,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径流,废污水量较少。施工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不排放。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对施工垃圾及时清理,使施工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
(5)生态
本项目施工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占地将改变其原有性质,场地原有植被遭到破坏,施工场地的高挖低填、土方搬运等将使区域的水土流失量增加。本项目的施工场地现主要为坝区原有占地,未发现有珍稀野生动植物,不存在原生性和敏感性,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不会污染周边水体。因此,本项目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施工建设的结束,场地绿化、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受影响的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
3.运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1)空气环境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自然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消耗矿物燃料,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无影响
(2)水环境
运行过程中不定期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清洗灰尘,防止因积尘太厚而影响太阳能转换效率,产生清洗废水,一般情况每季度或每月清洗一次, 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浓度很低,产生的废水量很少,冲洗后直接排放于场地,排放后很快蒸发,因此工程运行期排放的生产废水对环境影响很小。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做到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板是由单晶硅材料组成,寿命25年左右,废旧损坏的电池板及时进行回收处理。
(4)声环境
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的声源只有变压器和逆变器。本项目变压器容量小、电压低,运行中产生的噪音较小,且变压器布置在集装箱内;逆变器均由电子元器件组成,其运行中噪声很小,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很小。
(5)光
电池板内晶体硅片表面涂覆一层防反射涂层,同时封装玻璃表面已经过特殊处理,因此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的反射以散射为主。其镜面反射性要远低于玻璃幕墙,故不会产生光污染。
4.环境效益分析
太阳能发电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运行过程实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整个运行过程中既不直接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从节约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太阳能电厂的建设代替燃煤电厂的建设,大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起到利用清洁自然可再生资源、节约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减少污染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及较突出的环境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为1945万kW·h,同燃煤火电站相比,按标煤煤耗为286g/kW·h计,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5562.7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其中减少SO2排放量约为86.66t,NOx(以NO2计)排放量约为71.12 t。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2009年中国低碳技术化石燃料并网发电项目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南方电网的排放因子取0.9593(tCO2e/MWh),本项目的建设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约为17146.14t/a。
此外同燃煤火电站相比,本项目的建设节约了蒸汽及冷却用水量,减少相应的废水或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
5.自检结果
该项目按环保“三同时”要求,在建设和运营期落实各项水保环保措施,严格控制噪声和扬尘,重视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项目光伏阵列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和独立基础,对原有绿化场地影响较小。对施工期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并播撒草籽进行了恢复性种植。地埋电缆施工时及时对开挖地进行回填并进行了植被恢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场内道路进行了硬化,检修道路采用砂砖路面,施工固废已全部清运。
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委托深圳市东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定期收集。生活区建设有化粪池,固体废物实行分类处理、处置。太阳能电池板冲洗废水,直接排至光伏板下,用于光伏板区地面抑尘及绿化。项目基本按照要求落实了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环保制度执行良好。
项目完工后施工扬尘、施工噪音、施工生产生活废水、固体废弃物随之消失。由于电站先期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早已完成,生活污水排入下水管道中,生活垃圾被集中收集后送往垃圾处理厂,因此生活垃圾、生活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本项目各种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在建设过程中落实了 “三同时”制度,遵守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并自觉接受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达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单》的要求。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意见征求时间
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7天内。
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及单位及对项目关注的公民和集体。
3.征求公众意见的注意事项
(1)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质量的现状是否满意;
(2)是否知道或了解在该地区的项目;
(3)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程度;
(4)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并简要说明原因;
(5)对该项目水保和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信函、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提交书面意见,并请公众提供个人准确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
万搏在线
2018年2月8日